剑桥大学

09-16 阅读次数: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


  



  


【学校介绍】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81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现任校长是艾利森·理查德。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距英国首都伦敦不到100千米,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早在公元前43年,古罗马士兵就驻扎在剑河边,后来还在剑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这样,河名和桥加住一起,就构成了剑桥这一地名。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
  

剑桥大学有31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
  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 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 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 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
  该大学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九。


【组织结构】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剑桥的35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这些学院建于不同的时代,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就像它们的建筑一样各具特色,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独立的个性。
  ?
  大学与学院虽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的。大学是公有制,由国家拨款,而学 院则为私有,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大学负责研究生的,而学院则负责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则由大学统一规划。所有学生的教学是由大学负责的,而学院负责学生的 生活和本科生的业余辅导。每年年底,大学按照各学院本科生的成绩,按一定规则打分,把学院排队,促使学院之间相互竞争。?
  剑桥大学的校长是由学校参议院选举产生的,一般都由社会上受人尊敬、有名望的人担任。校长一职 是象征性的,校长很少介入大学事务,一般只负责颁发荣誉学位和出席学校的各种庆典等,虽然他也可以给副校长和大学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真正负责大学日常事务 的是副校长,由大学会议(Council)提名,剑桥摄政院(Regent House)投票任命。副校长下面还有多位助理副校长,负责专门的领域,协助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摄政院是大学最高立法与权力机关,由各学院的教职人员组成,有大约3,000名成员。他们可以 制订或修改学校规章、章程,投票任命副校长、大学会议成员、颁发学位和荣誉学位。决策的制定分两种:第一种是较简单、意见同意的动议(如任命校长和大学人 员),一般都由大学会议提出,发表在剑桥校刊上发表公告,如果在10天内没有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而如果是由大学会议以外人士提出的比较 复杂、重大的动议,则也是由提案人先将动议发表在校刊上,然后举行公开辩论, 最后在提案人考虑过所有意见后,建议摄政院修改提案,然后再发表在校刊上,如10天内无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但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认为有 必要,则摄政院需举行投票。投票是通过邮寄方式完成的。当摄政院召开会议时由校长主持,如果校长不在则由副校长主持,如副校长也缺席则由其指定的某一学院 院长主持。现在几乎所有的事务都不必开会就可解决,但每年6月份必须召开4次会议,核准学位的颁发。此外如果剑桥大学需要颁发荣誉学位之前摄政院也需开会表决。
  剑桥大学参议院曾经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是目前唯一的职责是选举校长。参议院成员包括所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或教授。
  大学会议全称参议院会议,负责日常行政工作,成员共21人,包括校长(但一般不出席)、副校长 和19名由选举产生的成员。19人包括4名学院院长代表、4名教授代表、8名来自摄政院的其他成员和3名学生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是研究生)。前三类成员 由摄政院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则由学生选举产生。


【课程设置】

  一般来说,英国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MA);如果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所以严格说来,剑桥大学没有真正的硕士,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副博士是剑桥和牛津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因专业不同,一般是两年,授课一年,论文一年,(经济系为一年的课程加论文)。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是四门课)超过65分,就可直接转为博士,再读两年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和硕士的区别有 三个:其一,副博士的一年或两年时间是可以计算到博士的时间,而从硕士直读博士,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二,如果你的最终成绩在65分以上,学校可以为你 提供开放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如两年),你随时可去上学,再继续你的博士学业;其三,剑桥规定,如果你拿到副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你也可直接提 交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学校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工作业绩,可授你博士学位,而硕士则无此殊荣。但由此途径得到博士学位是不太容易的。


【学费】

  文科和数学每年约8,000英镑,科学音乐建筑地理约9,300英镑。另付学院费,本科生约3,670英镑,研究生约1,676英镑。


【专业设置】

  建筑和艺术史系;古希腊和罗马语言文学系;神学系;英语系;现代和中古语言学系;音乐系;东方系;经济系;教育系;历史系;法律系;哲学系;社会和政治科学系;地球科学地理系;工程系;数学系;物理化学系;考古和人类学系;医药医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土地经济系;管理系;生物系


【学校历史】

  12世纪,圣芳济修士、黑袍修士和卡莫修士,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区定居,剑桥镇由此诞生。
  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妓女,牛津市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份人来到了剑桥镇。
离 开,重建,这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莱比锡大学也是一部份人从布拉格大学分裂出来后创建的。可为什么将这所大学建在剑桥,而不是在北汉普顿或斯坦福德呢?它 们也是繁华的市镇,也有牛津的大学生住在那里。为什么不是在伦敦呢?或在一座林肯这样的主教座堂城市呢?当时那里已经有一所主教教堂学校了。
  尽管在剑桥创建大学的情况模糊不清,根据记载:面对怀疑的市民,一群教师和大学生成功地争取到 了王室和教会的保护,这是不稳定时代的基本条件。最迟1225年左右,剑桥的教师们就从他们当中选出了一位校长,他的权力得到了亨利三世国王的批准,大学 的自主管理就由此而来。不久之后,1233年,格雷戈尔九世教皇也批准了,这种教会特权牛津直到1254年才享受到,说起这一点,剑桥的大学档案员伊丽莎 白·丽德哈姆-格林洋洋自得(“剑桥经常后于牛津起步但总是先于牛津完成。”)然而,更重要的是,亨利希三世及其继承人的法令确保了这两所大学的垄断地 位。一直到19世纪,整整六百年,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仅有的大学。欧洲其它地方没有哪里有这种垄断的。
  跟牛津一样,剑桥的这所大学一开始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在租来的房子里讲课和生活,哪里有地 方就在哪里。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住在旅舍(hostel)里,由店主负责监督。1280年,在这种私人旅舍被有着自己的校舍和捐款的学院取代之前,全城已 经有34家这种大学生公寓了,捐款能保证学院的持久性和独立性。
  1284年,艾利修道院的休·德·巴尔夏姆主教创办了剑桥的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直到学 院章程它依照的都是比牛津的它早20年的主教学院、默顿学院的模式。彼得豪斯学院设有一位院长和十四名院士,两位大长老负责每天的礼拜,两名财务主任负责 财务管理,一位募捐负责人,能付得起钱的时候就还请有一名门房。除去二、三名贫困学,这是一个获得学位者的群体,一个高级大学生机构,按照的是巴黎索邦学 院的模式。直到爱德华二世创建的国王学院,才在14世纪初期形成了指导性方案:以学院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集体。人们称那些学生为国王的孩子们,他们确实还是孩子,入学年龄:14岁左右。
  
当 时上大学的都有些什么人呢?首先,主要是小地主和城市的上层社会将他们的儿子们送来剑桥,贵族和乡绅比较少。中世纪早期学生的生活环境像修道院一样严厉、 贫穷。经常是只有神学博士,即获得博士学位的神学家,有权得到一个自己的房间。其他的所有院士都跟一组大学生同居一室――圣约翰学院规定:“一张床上不超 过二人,除非他们不满14岁。”清晨和晚上必须做礼拜,坐在简陋冰冷、地面铺着干草的教室里听讲座、进行辩论。没有体育活动和有组织的业余时间。惟一的调 剂:城里的小酒馆和夫人们。早在1342年就有人对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们时兴的越轨表示不满了:“光头本是他们的地位的标志,他们蔑视这一标志,女人似地将 头发长长地披在肩头,或者烫成卷发、涂脂抹粉(……)他们穿毛领长袍、红绿色格子的鞋,围很长的真丝围巾,他们手指上戴着戒指,腰缠又宽又贵、嵌有人物和 黄金的腰带,腰带上挂着剑似的刀子。”
  当时一学年就分成三学期了。和中世纪所有的欧洲大学一样,在剑桥,基本课程设有七门“文科”, 人们也称它们是“不能谋生的艺术”:老一套的语法、逻辑学和修辞学三学,然后是算术、音乐、天文学和几何学四学,另有三门哲学:玄学、道德哲学和自然哲 学。七年学习后,谁通过了文科考试,就成了文科硕士,有权授课。可是,如果有谁想成为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士,在王室或教会发展,他们就得再熬过十年――整 整十七年,没有分文助学金。
  牛桥毕业生从前就有最理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1348/49年的那场夺走了英国近三分之一人 口的瘟疫之后,对受过良好教育的牧师、管理人员、法学家、医生的需求增加了。1370年前后剑桥共有八所学院,大约20多家旅舍。整个大学有将近700 人,不及今天的一个女王学院的多。直到15世纪,牛津的这位穷表弟才具有了跟他的老伙伴同样大的规模,虽然影响还不及它。
  中世纪的学院也是灵魂得救的保障措施,它们有还愿教堂,必须长期在那里为他们的资助人做弥撒。 创办一所学院被视为宗教行为,就像捐资修建一座修道院或一幅祭坛画一样。剑桥早期的学院创建人绝对不只是教会人员。也包括国王和他们的女人,像伊丽莎白· 德·克莱尔和彭布罗克伯爵夫人这样的上层贵族的太太,国家官员、商人,主教相当少。基督圣体学院的监护人最为特殊,它是剑桥(和牛津)惟一一座由城市的两 个行会共同创办的学院,1352年――30年后,市民们险些又将它毁掉。
  在中世纪的大学城市里,“市镇”和“学院”之间的摩擦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早在1231 年,亨利三世国王就代表大学生们向剑桥市长抱怨房租太高了。反过来,市民们又对大学的各种特权不满,从对酒馆营业执照的监督到自己享有审判权,这是13世 纪以来所有的英国君主即位时答应这两所大学的――这一形式一直持续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统治时。愤怒积聚起来,1381年农民暴动袭击了剑桥。暴民们在市长 的率领下抢掠了大学生宿舍、学院和圣玛丽学院里的大学保险箱。文献被毁,文件和图书被堆在市场上烧掉了:“不要牧师们教书,不要!”
  城市必须为1381年的骚乱做出痛苦的赔偿。国王重新加强了大学的地位。它后来还监督剑桥镇的 度量衡、秤砣和生活用品价格。它甚至检查城市市民的业余活动,足球和演戏、斗鸡和斗熊。直到1856年议会颁布了一项法令,大学才失去了它的监督城市的集 市和年市、颁发酒馆营业执照和自行判决的权利。但它一直将它的不让学生们受到最危险的诱惑的古老权利保持到1894年,即批准逮捕妓女和演戏的权利。直到 1974年,大学在市议会里都有四名自己的代表。直到21世纪初,布莱尔政府才成功地剥夺了剑桥大学最后的特权,该特权可以追溯到理查德二世1382年的 一封文件:颁发葡萄酒许可证的权利。
  使中世纪的城市形象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兴建学院,最激怒市民的莫过于大学地皮的扩张。当您坐在国 王学院前的矮墙上时,您就很容易想象:墙后的草地上曾经密密麻麻地盖着一排排房屋,一条条胡同通向河流,那座著名礼拜堂所在的宽敞庭院和草地曾经是一个完 整的城区――1441年,亨利六世国王虚荣地兴建学院,将它拆除了,平整了。那里曾经坐落着数百座手工业者的住房和商店,沿着曾经的米尔恩街分布,一条跟 河流平行的主要街道,只能从它的剩余部份辨认出它的走向来:北起三一胡同,南至今天的女王胡同。那是一场模范性的城市改造,或许已经有了炒地皮,无论如何 是一场彻底转变结构的开始。河畔的手工业区变成了校园,欧洲最漂亮的学院公园之一,后园。
  这期间大学建起了它的第一幢自己的大楼,有课堂、会议室、图书馆和管理大楼的老学堂(1350 年-1475年)。别的学院都围绕着这个学院核心:克莱尔学院、三一学堂、冈维尔学堂。剑河边的仓库、造船厂和码头也渐渐地消失了。1500年前后,剑桥 有十几所学院,大多数位于高街和剑河之间,南起已经位于城墙外的特兰平顿门旁的彼得豪斯学院,北至后来的三一学院和圣约翰学院的所在地。这一发展很明显: 大学在城市西区扩张,东区仍然以town(市民)为主,而不是gown(学袍)。
  人文主义思想也随着印刷术传播开来。欧洲这场古典精神的伟大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代表是来自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伊拉斯谟来到剑桥。他来了,咒骂这里的气候、走了味的啤酒、差劲的抄写员,实际上是对一切都不满,断断续续地呆了近三年。从1511年到1514年他住在 女王学院,教授神学和希腊语,写作,翻译,出书,通信,有着无人能及的旺盛精力和优雅文风。伊拉斯谟对于剑桥不仅仅是一名布道者。原始资料研究取代了中世 纪的经院哲学。重心从神学转到了雄辩术,从培养牧师转到了培养有学问的国家栋梁。从此以后,古代语言和文学在英国大学的教学课程里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剑桥 人文主义者对希腊语和希伯莱语的兴趣带来了圣经和古代宗教著作的校勘版本。这里也是改革的温床。
  将伊拉谟斯召来剑桥的那人是他的朋友约翰·费希尔,他在这一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他是女王学院的院长,罗切斯特主教,担任大学校长30年,是一位学者和影响巨大的组织者,而且还是亨利七世的 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夫人的忏悔神父。这位虔诚的院长不是建议她将财产捐给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而是建议她将她的灵魂的救赎和剑桥联系在一起:先是捐助一个 神学教授席位(1502年),剑桥最早的教师职位,然后是一所学院,基督学院(1505年),身后又捐建了第二所学院,圣约翰学院(1511年)。亨利七 世完成国王教堂也要归功于约翰·费希尔的参与。巨额的捐助,学生人数的增加,人道主义的教学计划,这一切都使剑桥大学在几年内上升为一所欧洲级别的大学, 首先是和牛津处于同等水平。约翰·费希尔是位改革家,但他信奉正教。他将温和的伊拉斯谟召来了剑桥,让人公开焚烧马丁·路德的 作品。到头来他自己站在了断头台上。他的对手中包括一位耶稣学院从前的院士,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他提醒亨利希八世国王,说剑桥的神学家们同意 对棘手的教会权益的决定权做出有利于他的解释。在威胁性的强迫之下,大学同意了,但大学校长不同意。1535年,约翰·菲希尔被当作大叛徒处决了,400 年后他又被奉为圣徒。
  和较为保守的牛津不同的是,剑桥的教师们愿意接受路德的新教学 说。他们于1521年聚集在国王学院的白马酒馆,讨论从德国传来的这一新理论。人们称这一同情者的团体“小德国”(Little Germany)。要不是它们的酒馆早就被拆除了的话,我们肯定会在那里读到这样的牌子:“英国新教的先驱者们曾经在此喝酒。”休·拉蒂默、托马斯·克拉 默、迈尔斯·科弗代尔、马修·帕克、威廉·廷代尔――作为圣经译者、主教和大主教,“小德国”的这些朋友们为在英国传播宗教改革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两本书 起的作用特别大,廷代尔的《圣经》和克拉默的礼拜书《公祷书》。
  亨利希八世本人从来没有对剑桥产生过特别的兴趣,却向大学捐赠了五个王家教授席位,这属于时代 和它的火焰式国王的自相矛盾。在这个突破的时代,王室需要牛津和剑桥充当可靠的管理人、法学家和牧师的储备室,充当政府的学院支柱。因此,亨利希八世本人 最终于1546创办了一所学院,将两座较老的学院合并成一座规模更大、超过了迄今所有学院的新学院,三一学院,这不仅仅是贵族自由的标志。至今它仍是剑桥 惟一的一所不由院士选举、而由王室根据首相的提议任命院长的学院。
  1553年,亨利希的女儿、信奉天主教的玛丽亚·都铎登上了英国的王座。异教徒委员会成立起来 了,学院院长都被撤职了。剑桥的三位革命先驱,克拉默、拉蒂默和里德利,都被烧死在牛津的火刑堆上。一些新教徒逃去了大陆上,有一些入土后也得不到安宁。 1556年2月6日,新教神学家马丁·比塞和保罗·法基尔斯的尸体被挖出,他们的棺材被用链子缚在桩子上,抬到剑桥的集市广场上焚毁了,好像它们是异教的 复辟者似的。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信奉新教,在她的统治下,大学渐渐得到了巩固,这次王位更替影响深远。人们继 续激烈地争论圣经和教会的权威性。承认英国国教的宣誓使许多人陷进了一场良心纠纷、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完全忠于伊丽莎白一世的清教徒都一样。这位“处女女 王”引进了院士必须独身的戒律,只有院长例外。从1570年起,这一禁止结婚的命令就被纳入了大学的规定――正式地直到1861年。创建了新的学院。埃曼 努尔学院(1584年)和悉尼·苏塞克斯学院(1596年),两个学院都旨在促进新教,为了显示它们和信奉天主教的历史决裂,两座礼拜堂最初都是坐南朝 北,而不是坐西朝东。
  伊丽莎白一世只来过剑桥一回,那是在1564年夏天,她更喜欢“亲爱的牛津”,并且资助它。可 在她长时间的统治期间,剑桥大学前所未有、以后也再没有这样接近过王位和权力。她的大臣,伯利男爵威廉·塞西尔,在他的母校担任校长近四十年。剑桥的毕业 生相继担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任职于国家和教会的高级部门。
  随着宗教上的稳固,大学生的人数也从1570年的1630名上升到1620年的3000名左 右。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绅士”――下等贵族的儿子们前来就读了。当时形成了三类大学生:贵人(noblemen),他们支付昂贵的学习费用,不用考试 就能拿到学位,作为fellow commoner和院士同桌用餐,这是他们的许多特权之一;公寓生(pensioners),来自中等阶层的大学生,他们支付住宿和学习费用,但少一些; 最后是sizar们,来自贫困家庭的助学金领取者,免除了费用,但必须在学院里从事服务。大学的三种社会等级的教育基础是16/17世纪发展形成的导师 制,同时也是学院经济的一部份。年轻院士靠当导师维持生活。
  数百年来,剑桥城只是这所大学的后花园,是廉价劳动力仓库。早在1954年,爱尔兰剧作家肖 恩·奥卡西访问过剑桥后就写道:“这座城市挤在、弯弯曲曲地紧挨在学院建筑的周围,给人的印象像是一个没落的小伙子想期望一位富亲戚赐给他一个工作。”学 院越扩张,它们对门卫、校役、清洁女工和匠人的需求量就越大。城市仍然相当小――1801年首次人口普查时,居民人数才不足9000人――是繁华农业经济 中心的一个小镇。这里住着农民、石匠、啤酒酿造工人、裁缝、鞋匠、商人。城里没有大房子,有钱人住在周围的庄园上。但是,全国各地的客人、伦敦的马车、大 陆的商人,他们每年都要来剑桥一次:在九月份,来赶斯图尔桥年市。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更喜欢牛津;他们将剑桥当作前往新集市赛马时中途休息的地方。当詹姆斯一 世1614年留宿三一学院时,整个学院里禁止吸烟,因为众所周知,这位国王厌恶吸烟。为了供他消遣,教师们安排了一场哲学戏,一场有关“狗们是否进行三段 论”问题的辩论表演。最后得出结论,狗不能思维。那位君主听后说,他的狗是例外。教师们钻牛角尖地高声附和。毫无疑问,剑桥是一个精神活跃的地方,充满神 学和政治的辩论,获益匪浅的不光是年轻的弥尔顿。在悉尼·苏塞克斯学院,学生奥利弗·克伦威尔接触到了加尔文教的思想,1640年他以一票的优势代表剑桥 被选进了议会――“那惟一的一票既毁了教会也毁了王国。”圣约翰学院的院士、诗人约翰·克利夫兰议论道。和城市不同的是,内战爆发时,大学继续忠于王室。 1643年克伦威尔返 回来,将学院变成了军营,将剑桥变成了东英吉利议会运动的司令部。大多数院长丢掉了他们的官职,有一半院士,共200多人,被解雇了;有些逃去了查尔斯一 世驻陛的牛津。威廉·道辛受议会委托,想毁掉学院里从改革中幸存下来的一切:天使、圣像、各种显示罗马教皇权力的东西。不管这位塑像破坏者做得有多野蛮, 他也反映了克伦威尔的许多同时代人极其虔诚。
  “祈祷和布道时谨防睡眠,因为那是死亡之睡眠。”1660年前后三一学院的学生规章里写道:“不下棋或很少下棋,因为它虽然是一种机敏的游戏,但太单调太费时了。制止足球,因为它是一种粗鲁的、激烈的运动,更适合小丑而不适合学生。”
  在君主制复辟之后,统一行为又恢复了英国的旧规定。王室的宠儿被指派来担任大学校长。对教师的雇请也连续几十年反映了王室继承人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信仰变换。在此期间,能够以笛卡尔的坚定不移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不光是剑桥的柏拉图主义者们,一个自由宗教哲学组织:“道理是主的烛光。”信仰寻找理性的理由,理性发现了一种新的宗教,自然科学。伦敦皇家俱乐部(1660年)成立后设立了数学、化学和天文学的教授席位。艾萨克·牛顿这 颗明星在剑桥上空闪耀。但学生们最热烈的争论是在咖啡馆里举行的,清教徒们和理性主义者都在那里享受这一新的时髦饮料,享受清醒的狂欢。学说、学院的流言 蜚语、学生诗歌、不久又有了第一批报纸,都在咖啡馆里流传。这些网吧的先辈变得如此流行,校长和院长们不得不于1750年颁布禁止上午就去咖啡馆的禁令。 不同于牛津的是,当时剑桥和伦敦之间的往来还相当少。直到1792年才有了一辆直达的定班邮车。伦敦――剑桥这一段它要走七小时一刻钟。
  18世纪,王室和议会进一步听任大学自主管理。教师和学生们干他们最想干的事:学习、享乐。他 们去钓鱼和狩猎,去咖啡馆,看演出,逛妓,妓女们懂得,集中在一起的这些禁欲的院士和大学里的年轻牡马是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在圣约翰学院的教师公用室里, 在乔治时代的学院布景里,还能对这个风雅和铺张的时代有所感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称之为“这个极其舒适和令人尊敬的世纪”。打瞌睡 的教师和狩猎、酗酒的大学生的画作是当年的牛桥毫无创意的作品。早在那时候,古怪的贵族子弟们的越轨行为就比读书人(reading men)的驼背更受人尊敬。然而,大多数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他们辛苦工作,希望最终至少能得到一个谋生的牧师位置。乔治时代剑桥的许多教授不举办讲座或不 在学校。
  1800年左右,剑桥(和牛津)的名声受到损害。另外两所大学超过了它们,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那是乔治二世创办的大学,不久就成了汉诺威人最著名的大学。另外,在英格兰也首次出现了竞争对手,德勒姆大学(1832年)和伦敦大学(1836年)。牛桥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同时大学生的人数却在上升。发达起来的资产阶级的中等阶层需要新的培养场所。在维多利亚王朝这一越来越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里,剑桥也感觉到必须帮忙。应该改革了。一位科堡-高塔王子、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推动了这次改革。
  1847年,剑桥大学以微弱的多数将这位不受欢迎的德国人选为校长。阿尔伯特亲王终于有了自己 的活动场所,让女王松了一口气。他果然比英国大多数的大学教师更了解德国和英国的教育事业。但他太迁就剑桥的传统,不能进行真正的重要改革。直到1858 年的大学法案才开始修改章程和教学内容。学院在大学面前过于独断专横的自治也受到了限制。特权时代结束了。不光天主教徒们要求完全的教育权利。这回连妇女 也想上大学了。
  1869年,当埃米莉·戴维斯小姐开始教授五位女生时,她的这一起点既很低又很重要。格顿学院 是大英帝国的第一所女子学院,两年后纽纳姆学院也兴办起来了。让年轻姑娘们获得思想和社会自由?这会带来什么后果?这可不是维多利亚社会所理解的进步。剑 桥的教授们渐渐习惯了有妇女参加他们的讲座。不过,阿瑟·奎勒-库奇爵士坚持用“先生们(Gentlemen)”称呼他的男女混杂的听众。早在1890年 就有一位女生在同年级考试中独占魁首。但她还要很长时间都拿不到学位,评议会的先生们反对授予她学位。剑桥是最后一所同意妇女享有完全平等的大学教育权利 的英国大学,从选举权到学位颁授典礼。这一年是1948年――比牛津晚了28年,这也是一项纪录。作为剑桥的男子学院,国王学院和丘吉尔学院率先于 1971年招收起了女生,莫德林学院是最后一所(1987年)。在“我们男女生混杂”的那些英雄的年代里,圣约翰学院的门房负责人告诉我道,“我的前任鲍 勃·富勒戴着黑色袖章,我们的院旗降半旗在空中飘扬。”今天,在剑桥,女生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但只有百分之六的教授是女性。
  1871年,又一项法律结束了对不信奉英国国教者的歧视。在那之前,谁想获得硕士头衔、学院官 职或教授席位,都必须宣誓信奉《三十九条信纲》。1563年开始实行的这一信奉英国国教的声明将天主教徒、犹太教徒和其他持不同宗教信仰者排除在牛桥门 外。这一宽容法令姗姗来迟,即使在这之后,学生们也必须每天去礼拜堂祈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有些学院还要久。
  1861年,人们注意到了第一位已婚教师,这显示剑桥大学在渐渐地脱离中世纪。一年前这所大学 正式取消了禁止院士结婚的规定。由于各学院有权自主决定此事,直到1880年之后,院士们的结婚愿望才取得了成功。这给剑桥带来了一场建筑和婴儿的小小兴 旺。院士家庭日渐增多,当为它们修盖新房时,一种生活形式在各学院里走到了尽头:院士和学生同居一室的共栖现象。
  有些教师至今还在怀念这种状况:“我相信学院是一个家庭,单性学院真的是个家庭。”彼得豪斯学 院的大卫·沃特金院士告诉我说:“我理想中的地方是教师们生活在学院里,学生们生活在与社会隔离的状态。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它生活得心满意足,一个追随 一种懒散的平等时尚的小念头就让它发生了变化。在一个高等教育的地方我不欢迎任何平等的成份。”从遗传学来看,取消结婚禁令神奇地提高了牛桥因子。一些院 士家庭相互联姻,他们的孩子成了牛津和剑桥的教师、伊顿公学或橄榄球学校的校长,他们攀升到政治、文学、出版界的重要位置。属于牛桥的这个大学教育王朝的 有阿尔诺德家族、阿德里安家族、巴特勒家族、赫胥黎家族和斯蒂芬家族,像格尼家族、弗赖尹家族、加斯克尔家族、霍奇金家族这些贵格会教徒家庭,像麦考利家 族、特里维廉家族和达尔文家族这些光彩夺目的名字,他们反过来又和凯恩斯家族联姻。从世纪之交到1930年,这少数家族超大比例地培养出了很有影响的杰出 人才――一个极其保守的“知识分子贵族阶层”,剑桥历史学家诺埃尔·安南对他们血缘和精神的相似进行了描述,他是他们最后的伟大继承人之一,他娶了一位来 自乌尔施泰因家族的柏林女子为妻。
  牛桥的近亲婚配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在社会上排斥外人。大学改革之后,工人家庭的儿子们也很少有 机会。查尔斯·金斯利写道:“我们孤傲,其真实原因是因为我们穷。”对于他的长篇小说的主人公、裁缝和诗人阿尔顿·洛克来讲,在1850年,剑桥是高不可 攀的,就像世纪末的牛津对于托马斯·哈代笔下的石匠裘德一样。他的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中只留下“维斯沃德·霍!”这个地名,金斯利本人1860年成了剑桥的 现代史客座教授。阿尔伯特亲王请他担任其长子的导师、当时的三一学院的学生(爱德华七世),金斯利的“肌肉基督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人阶级的冠军 和亲王教育者,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和天主教仇恨者――也正因为它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矛盾,剑桥人查尔斯·金斯利在维多利亚时代才那么家喻户晓。
  1870年,当时的大学校长,威廉·卡文迪什,德文郡的第七代公爵,资助了一个实验物理学教授 席位和一所实验室,两者都是以他的一位祖先、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的姓氏命名的。那是自然科学辉煌发展的开始,它的催化剂就是卡文迪什研究院。工业革命 没有波及到剑桥。1845年,在城市和大学争执了20年之后,至少铁路修到了这里,大学很想阻止铁路修到这里(和牛津一样)。校长强烈抗议星期天去伦敦的 廉价返程票。这种星期天的出游“不仅校方觉得可恶,也必然让上帝和所有虔诚的基督徒觉得讨厌。”
  大学至少做到了让火车站修在远离市中心的当时还一片空旷的地带。那里,在城市东面,铁路工人的 一排排住宿楼盖起来了,人们称这个罗姆赛区为“小俄罗斯”,而大学教师们住在城西他们的别墅里,在后园对面。19世纪剑桥人口增加了四倍,居民人数将近五 万。很多人生活在中世纪的市中心,挤在小屈里街周围的胡同和院子里。营养不良、伤寒、卖淫司空见惯。全部废水都被排进了剑河。当维多利亚女王1868年访 问剑桥从一座桥上下望时,水里漂浮的那许多纸片令她感到奇怪。“夫人,这是此地禁止游泳的告示。”三一学院的院长威廉·休厄尔向她解释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剑桥是一座卫戍城市。护士们住进了学院里,战地医院设在板球场上。不久,礼 拜堂里就开始没完没了地举行悲伤的追思祷告了。到1918年11月11日圣玛丽大教堂敲响宣告停战的钟声为止,仅剑桥就有2000名学生阵亡。20年代的 情形,仿佛爱德华时代又回到了学院里,永远年轻、迷人的鲁珀特·布鲁克的精神,美人和智者围聚在他周围,一个撑船比赛、五朔节集会和布鲁莱利口酒的世界。
  两场大战之间的剑桥是一个快乐优雅和知识论争的地方,代表人物有伯特兰·罗素、梅纳德·凯恩 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经济和自然科学发达,学生戏剧和道德科学俱乐部赫勒蒂克斯或所有俱乐部中最高档的使徒俱乐部等辩论协会也很兴旺。希特勒 的上台让这些争论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侄子朱利安·贝尔及其朋友约翰·康福德就属于在西班牙内战中阵亡的年轻的剑桥志愿者,书包里装着 《资本论》。1933年后,很多大学生和教师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惟一值得钦佩的选择。国王学院的院士、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甚至直到1990年都还是 共产党员。不光是克格勃在剑桥知识分子的这个优秀环境里征召像基姆·菲尔比和安东尼·布兰特这样的名间谍。英国情报部门也在那里为它的布莱奇利公园里的密 码破译小组找到了了不起的人才,首先是数学家艾伦·图林,他为破译德国国防军的恩尼格玛密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仅仅在1938/39年就有近四万犹太人逃亡到英国寻求避难。他们中有一位是来自蒂宾根的18 岁的戈特弗里德·埃伦伯格,他以杰弗里·埃尔顿的名字在剑桥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都铎史历史学家之一。在希特勒时代,只有十分之一的避难申请者能被英国接受, 这是限制性英国移民政策的结果。大学援助委员会是个于1933年开始工作的援助组织,当时,在它的帮助下,首先是流亡的自然科学家在剑桥找到了避难所,其 中有维也纳化学家马克斯·佩鲁茨,他于1947年建立了享誉全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因为他的毕生事业,对血红蛋白的研究,佩鲁茨于1962年和他的同事 约翰·肯德鲁一起荣获诺贝尔奖。
  谁今天穿行在剑桥大学,几乎在所有的学院都能看到二战阵亡者纪念碑,单在彼得豪斯学院这样一所 小学院里,纪念碑上就刻有60个名字,三一学院有389个。1945年后废除了在夜色降临后上街必须穿长袍的规定――大变化的一个小信号。学生人数剧增, 从不足六千人(1938年)上升到一万二千(1984年)多。今天大学共有31所学院,约一万七千名学生。新建的学院里有些是纯粹的研究生院:达尔文学 院、沃尔夫森学院、克莱尔学堂。大学大大超出了市中心。这一发展始于1934年新建的大学图书馆,到20世纪末就在城西出现了一个新校园。自然科学在那里 占主导地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1959年夏天,剑桥举办了一场引起轰动、至今仍被援引的讲座,虽然讲座内容当时就不新鲜 了:“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 C.P.斯诺,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和作家,他埋怨自然科学家缺乏文学教育,人文学者对热力学的第二原理一无所知。他认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之间 的鸿沟日益增长、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理论尤其在剑桥引起了盛怒。数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特兰·罗素,不正是最好的反证吗?当时的文学史 泰斗、唐宁学院的一位F.R.利维斯教师成了斯诺最无情的对手。但他的辩论早就过时了。电脑技术和遗传技术代表着社会的重大变化,文化大官们对此知之甚 少。
  不过,剑桥的思想精英比英国的其他思想精英更早地适应了这一发展,这不光是体现在创建丘吉尔学 院一事上。1970年,由三一学院发起的科学公园成了高技术研究和经济、“市镇”和“学院”之间的催化剂。剑桥以自然科学为主,但也没有丢弃它在社会科学 各学科中的传统优势。由工程系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学院,工学院。这一切发生的背景都是那只将剑桥(和牛津)看作古老的教育精英遗物的高校政策。牛桥的目 标是培养绅士,而不是培养商人:撒切尔政府从萧伯纳的名言中得出了惨重教训。大学也应该遵循新的、商业化的优先政策。引进了效率检查、产品证明,大幅度削 减了政府补贴。人员众多的导师制受到的影响尤其大。工党政府也对牛桥继续推行节约和惩罚方针。托尼·布莱尔和玛格丽特·撒切尔两人都是牛津的毕业生,对将 他们培养出来的这种大学精英原则结成了近似弑父的同盟。工党理论家们不是改进国家的教育制度,而只是非难私立学校的优势。尽管如此,相对于私立学校仍然比 例过大的47%,剑桥大学在1999年还是成功地将国立学校的新生比例提高到了53%。它执行一种尽可能是精英阶层的入学政策,坚持既促进机会均等又不放 弃要求成绩优异的原则。
  在英国和欧洲大陆,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和平庸化只能对埃诺尔·安南这样的牛桥捍卫者为精英大学辩 护的“龙生龙凤生凤”辩护词起到支持作用。这位英才,他以看似无政府主义的风格对待现实问题,顽固得近乎游戏地展示他的高超技术,于1998年举办了剑桥 大学抒情诗竞赛。为了赢得自18世纪以来颁发的、以彼得豪斯学院的一名院士的名字命名的威廉·布朗男爵奖章,必须做诗两首:一首以“因特网搜索”为题材的 古希腊语颂歌和一首论克隆技术的拉丁语诗歌。
  剑桥大学的辍学率至今仍是全英国最低的(英国为1%――德国为50%左右)。


【入学手册】

  入学须知:本科生通常向各个学院提出申请。申请时要注意,来年的申请截止日期是今年的10月15日,到时申请表必须寄到剑桥,或者UCAS申请表,这时也必须寄到UCAS。你不得同时申请牛津和剑桥。
  入学要求
  IELTS7.0以上,单项得分不得低于6分,或TOEFL600。
  费用情况
  申请费:14英镑
  海外生学费:文科和数学9747英镑,理科12768英镑,临床医学 23631英镑 
  生活费:6000-7000约英镑
  住宿费:要看大学但是约5000-6000英镑[1]
  学习考试
  英国的大学不设学分制,要求所有人都得按部就班完成规定时间的学习才能拿到学位。英国大学生的上课时间并不多,但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开一大堆的书目(reading list)。在课下都要到图书馆去查找,大量的时间就用在了图书馆中。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的是,英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心中就已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在后来的学习中会有意识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一边念书的同时,一边从事研究工作,整天忙于实验室和图书馆。像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一些本科生在毕业前就会成为学者、科学家,在某个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


【相关社团组织】

  与剑桥大学有关的组织包括:
  剑桥大学学生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CUSU)
  剑桥联合会(The Cambridge Union Society)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图书馆(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编辑本段]
【著名校友】

  鲁珀特·布鲁克(国王学院)
  拜伦(三一学院)
  亨利·卡文迪许(彼得学院)
  格雷厄姆·查普曼(伊曼纽尔学院)
  爱德华·柯克爵士(三一学院)
  塞缪尔·柯立芝(耶稣学院)
  托马斯·克兰默(耶稣学院)
  奥利弗·克伦威尔(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
  查尔斯·达尔文(基督学院)
  约翰·戴登(三一学院)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国王学院)
  迈克·弗赖恩(伊曼纽尔学院)
  乔治六世(三一学院)
  珍·古道尔(达尔文学院)
  托马斯·格雷(彼得学院)
  约翰·哈佛(伊曼纽尔学院)
  弗雷德·霍伊尔(伊曼纽尔学院)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国王学院)
  C·S·刘易斯(麦格达伦学院)
  玛格丽特二世(格顿学院)
  克里斯托弗·马洛(圣体学院)
  托马斯·马尔萨斯(耶稣学院)
  约翰·弥尔顿(基督学院)
  艾迪梅尔·纳布可夫(三一学院)
  伊萨克·牛顿(三一学院)
  塞缪尔·佩皮斯(麦格达伦学院)
  希尔维亚·普拉斯(纽纳姆学院)
  尼古拉斯·雷德利(国王学院)
  萨尔曼·拉什迪(国王学院)
  伯兰特·罗素(三一学院)
  恩内斯特·卢瑟福(三一学院)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三一学院)
  埃玛·汤普森(纽纳姆学院)
  艾伦·图灵(国王学院)
  约翰·沃利斯(伊曼纽尔学院)
  弗兰西斯·华兴汉(国王学院)
  詹姆斯·沃森(卡莱尔学院)
  安德鲁·维尔斯(卡莱尔学院)
  维特根斯坦(三一学院)
  威廉·沃兹沃斯(圣约翰学院)
  组织结构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剑桥的35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这些学院建于不同的时代,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就像它们的建筑一样各具特色,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独立的个性。
  ?
  大学与学院虽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的。大学是公有制,由国家拨款,而学 院则为私有,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大学负责研究生的,而学院则负责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则由大学统一规划。所有学生的教学是由大学负责的,而学院负责学生的 生活和本科生的业余辅导。每年年底,大学按照各学院本科生的成绩,按一定规则打分,把学院排队,促使学院之间相互竞争。?
  剑桥大学的校长是由学校参议院选举产生的,一般都由社会上受人尊敬、有名望的人担任。校长一职 是象征性的,校长很少介入大学事务,一般只负责颁发荣誉学位和出席学校的各种庆典等,虽然他也可以给副校长和大学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真正负责大学日常事务 的是副校长,由大学会议(Council)提名,剑桥摄政院(Regent House)投票任命。副校长下面还有多位助理副校长,负责专门的领域,协助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摄政院是大学最高立法与权力机关,由各学院的教职人员组成,有大约3,000名成员。他们可以 制订或修改学校规章、章程,投票任命副校长、大学会议成员、颁发学位和荣誉学位。决策的制定分两种:第一种是较简单、意见同意的动议(如任命校长和大学人 员),一般都由大学会议提出,发表在剑桥校刊上发表公告,如果在10天内没有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而如果是由大学会议以外人士提出的比较 复杂、重大的动议,则也是由提案人先将动议发表在校刊上,然后举行公开辩论,最后在提案人考虑过所有意见后,建议摄政院修改提案,然后再发表在校刊上,如 10天内无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但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则摄政院需举行投票。投票是通过邮寄方式完成的。当摄政院召开会议时由 校长主持,如果校长不在则由副校长主持,如副校长也缺席则由其指定的某一学院院长主持。现在几乎所有的事务都不必开会就可解决,但每年6月份必须召开4次 会议,核准学位的颁发。此外如果剑桥大学需要颁发荣誉学位之前摄政院也需开会表决。
  剑桥大学参议院曾经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是目前唯一的职责是选举校长。参议院成员包括所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或教授。
  大学会议全称参议院会议,负责日常行政工作,成员共21人,包括校长(但一般不出席)、副校长 和19名由选举产生的成员。19人包括4名学院院长代表、4名教授代表、8名来自摄政院的其他成员和3名学生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是研究生)。前三类成员 由摄政院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则由学生选举产生。
  学习考试
  
英国的大学不设学分制,要求所有人都得按部就班完成规定时间的学习才能拿到学位。英国 大学生的上课时间并不多,但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开一大堆的书目(reading list)。在课下都要到图书馆去查找,大量的时间就用在了图书馆中。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的是,英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心中就已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在后 来的学习中会有意识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一边念书的同时,一边从事研究工作,整天忙于实验室和图书馆。像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一些本科生在毕业前就会 成为学者、科学家,在某个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
  申请牛津剑桥填写表格有技巧
  【本报讯】剑桥大学的申请即将在9月20日截止,留学咨询顾问华才锋老师提醒学生在这个申请的关键时刻千万注意,在申请牛津剑桥的表格中最好填选PreferenceCollege(优先选择学院)。
  华才锋解释,如果学生把这个问题空着,就表明学生对牛津或者剑桥的各个学院没有倾向性偏好而选 择了OpenApplication(公开申请),如果填写了某个学院的名字则表明采用的是Applicationtoacollege(申请一个学院) 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决定学生在牛津剑桥申请之旅上迥然不同的申请程序和录取要求,甚至会直接影响申请的 成败。
  他表示,很多学生具备了A-Level和IELTS高分、独辟蹊径的个人陈述、热情洋溢的推荐 信、精彩出色的面试笔试回答,却忽略了申请表格填写技巧或者弄巧成拙,都会对申请结果产生负面影响。他提醒学生,“在申请的路上,所有的技巧都不应该错 过,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所有的竞争优势只有经过整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这样,牛津剑桥才会变得触手可及。申请牛津剑桥,除了需要及早准 备,更需要一路谨慎、细致。”(丁丁)


中央行政机构

  

校长和副校长


  学的现任校长是爱丁堡公爵,副校长是艾莉森·理查德教授。校长办公室只是形式上设置的,而副校长则是大学实质的学术和行政首脑。大学内部的管理是由大学的各个部门独立进行,而仅有少数的对外事务由大学中央机构委派代表处理。

参议院和摄政院


  大学参议院成员必须拥有研究生或更高的学位,负责选举产生大学校长和英国下议院剑桥大学选区的成员,直至1950年这一规定被废除。在1926年以前,参议院是大学的行政部门,履行现在摄政院的职责。
  大学摄政院是大学现在的行政部门,成员包括大学校长、高级管家、副高级管家、大学代表和来自大学和学院的高级成员。
  

议会和理事会


  大学议会 是大学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定期要向摄政院汇报,并监督制衡摄政院的权利职能。大学议会有权向摄政院报告大学普遍关注的问题,并通过大学官方杂志将问题公 布。自从2005年1月,大学议会两位校外成员,2008年3月摄政院投票将议会校外成员增加至四位,并于2008年7月得到女王批准。
  大学理事会负责大学的学术和教学工作,由议会负责管理。理事会同时管理大学不同科系的理事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学的不同部门都由中央行政机构管理和监督。
  

科系


  剑桥大学现有超过150所科系和研究机构,科系的成员通常也是一所或多所学院的成员,通常负责大学的学术和研究工作。
  大学的科系和研究机构被组合为六所主要的科系,每个主要科系由许多科系和研究机构组成,并拥有一个议会负责监督不同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剑桥大学六所主要的科系是:
  艺术和人文
  生物科学(包括兽医医药)
  临床医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
  物理科学
  技术
  除此之外,剑桥大学的一些机构也负责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这包括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大学图书馆。

推荐项目

留学项目推荐

更多+

推荐国际学校

北京新东方国际学校

北京新东方国际学校

北京东方红国际学校明德学院

北京东方红国际学校明德学院

最新招生简章

留学项目

  •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1+1硕士留学预科班

    北外的国际硕士预科课程受到英国顶尖高校的高度认可,解决硕士留学申请痛点、打造出一条崭新的升学通路;通过在北外国际硕士预科的一年学习:取得北外成绩,考取雅思分数,获得录取。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1+1硕士留学预科班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法国诺欧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于2006年9月经国家批准(文号:MOE11FR1A20060140N),属零售管理专业教育项目。  法国诺欧商学院(NEOMA Business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 上海交通大学英美澳留学预科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全球成长力研修项目开设青藤计划、紫藤计划、金藤计划,提供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招生,“全球成长力”(GLOBAL GROWTH)旨在培养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高效学习工作、与人协作共建共享的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并成才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全国统一咨询电话400-043-5255。

    上海交通大学英美澳留学预科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对外经贸大学留学预科项目是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项目。信息学院IAC国际项目已经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知名高校输送3000余名优秀学生,专业涵盖商科、计算机、传媒、文学、工程、理学等多个领域,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海外大学的充分肯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2+2国际本科、3+2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 四川大学英美澳加等多国留学项目

    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是由四川大学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2+2国际本科、3+2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是由四川大学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2+2国际本科、3+2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

    四川大学英美澳加等多国留学项目
  • 四川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科项目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世界名校精英预科项目为学生开设一年制、三年制的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效的选择出国方式,从而达到“量身定制”的留学计划...

    四川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科项目
  • 上海大学ACCA国际本科留学项目

    ACCA英国皇家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会计师组织,也是目前在中国认可程度最高的国际财经职业资质,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超过80余所高校开设了ACCA专业,有4.1万名学员正在学习ACCA,这些专业由于其毕业生就业率高,起薪优厚,在高考中的录取分数均在各招生专业中领先

    上海大学ACCA国际本科留学项目

咨询方式

400-043-525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邮箱:81962961@qq.com

官方微信→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06-2025. 人人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955号-3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间侵犯您的版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删除并诚恳的向您道歉。我们尊重您的版权,但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