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按部就班地学习、复习、高考时,当你的成绩在全年级处于前100名甚至前10名时,你有没有想过,在知识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你所学到的知识,你所具备的能力在世界级的高校中能够排在什么样的位置?你是否具有一个国际化学生的竞争能力与素质?
亲身体验美国高考ACT
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在全球具有很高的水平,是全球高校最多(3300多所)的国家,其高校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排名,特别是哈佛、耶鲁大学等常青藤名校更是世界著名的顶级高校。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很多学生在准备参加美国高考(ACT或SAT)。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与家长想了解美国教育,了解ACT,想通过更合理有效的方式让学生顺利出国留学,有机会踏进世界名校的殿堂。
读名校的观念在改变
在中国,几乎每一位父母在孩子上学那天起,就盼望他们将来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等国内的一流大学。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发现这一愿望可以有更多被实现的机会和可能。
根据美国U.S. News公布的《2008年全球大学排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世界的排名在230名以后,众多不被中国家长和学生熟悉的外国学校已远远超过了这两所中国名校。
据了解,在就读世界名校的中国留学生中,有许多出国前并不属于班级或学校里的尖子生,而这一部分学生在留学回国后或留在国外后的发展,却超过了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尖子生。
这一现象,也引起众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专家认为,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外教育体制和录取制度的不同。高考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近年国内高校不断扩招,使学生升学率有所增加,但真正好的大学仍然是金字塔尖,而且竞争更加激烈。
而国外的教育和录取制度较为灵活,除了考试的成绩之外,更多地注重学生综合的素质,如知识方面、思维力、创造力等方面。所以对于国内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有机会就读世界名校,其个人的发展更将无可限量。
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国际教育途径也同样可能进入世界名校就读,这对孩子的一生就是非常大的一个改变和机会。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高二、高三的学生希望就读国外名校,不少人都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参加国内的会考、高考;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一种洋高考或者国际预科,有些甚至放弃国内高考,直奔名校目标。名校的概念在今天的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已有了新的内涵。
孩子的人生要理性规划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基础教育、专业学生、人性培养、职业规划、教育资金等环节组成的,孩子的人生是要理性规划的。有不少的家长对于出国留学的诸多环节和因素还不是很清楚,就急于将孩子送出国外。国外大学是怎样学习的?孩子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留学最好?是国内读预科还是出国读预科好?大学毕业后做什么,职业发展怎样?家长、老师在孩子十几年的成长中投入了巨大的心力,却常常忽视了对于孩子长远的人生规划,这在中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专家提醒,对于孩子的成长,请更多关注孩子本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发展的一种方式,给予理性的规划,不要轻易以朋友或同事小孩的经验作为自己孩子的人生规划。国外的学生环境和教学模式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绝大部分高中生出国后首先要读语言和大学预科,作为就读国外大学前的必然适应期。而能够在国内完成这一环节再出国,不仅费用上节省2/3,更有助于学生的平稳过渡,不至于造成在国外预科不合格而不能升入本科所带来的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
选择什么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成回国还是移民海外等等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孩子、家长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分析后,做出理性的选择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