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讯 记者刘大毅报道 2009年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留学生蒋明飞,在获悉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格外兴奋。他专程回国,准备参加今年的海外学子创业周,并决定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城市大连开创自己的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在海创周的影响和带动下,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海外学子先后考察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内的近千家单位开展项目合作;已有千名海外学子携带技术项目或资金投身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
在过去的4届海创周上,辽宁沿海经济带一直是重要主题。早在2006年第七届海创周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首次亮相便吸引了海外学子希冀的目光。在这个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51.6%的辽南巨大N字上,海外学子们看到了报效祖国、投身辽宁、展示才华的新希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像母亲的红飘带,牵动着我们的心。留美博士曹传海说。在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后,曹传海当年就决定回国创业。
为更好地吸纳海外学子,我省不断以海创周为窗口,推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环境,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在近4届海创周期间,组委会都专门举行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推介会和五点一线行等活动,特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展。组委会还组织海外学子到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和大连的长兴岛及花园口实地参观、考察。眼见为实,让海外学子坚定了信心;借助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优秀海外人才满怀热情,回国报效。
通过海创周,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海外学子报国的广阔天地;海创周为学子投身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开辟的绿色通道,更加激发了海外学子的热情。据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栾庆伟介绍,在大连高新区400家海创中小科技企业中,有近1/3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实施后入驻的。来自省科技厅的报告说,从辽河油田到锦州高新区,从丹东的机械工程研发企业到营口的农业科技公司,处处活跃着海归学子创新业的身影。
在去年海创周18项主体活动中,超过1/5与辽宁沿海经济带有关。今年6月底,第十一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将举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暨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展是重点活动之一。海归学子们说:把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战略紧紧连在一起,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建功立业归国报效是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