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风能的掌门人秦岭最近忙得不亦乐乎,公司首批订单10月份即将发往德国。作为530人才,他在德国的一次电梯展上与中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庆康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资金和技术叠加,两人从创业师徒变成了合作者,韦伯风能有限公司落户滨湖后,研制成的户型风能发电设备一问世便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这家由530人才和本土民营企业嫁接的企业正爆发出全新的创业动力。
人才与传统民营企业的完美结合,将爆发出强劲的财富效应。开创嫁接模式的滨湖区对这种合作方式充满信心。区委书记朱渭平说,政府不仅要营造适宜高层次创业人才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更要通过多方途径,利用机制让他们的项目和企业尽早生根开花。据了解,最早实践这种嫁接模式的凤凰半导体已然进入花期,公司总经理屈志军日前与记者聊起了企业最新发展情况时说,产业化是530企业发展的硬道理,现在许多风投追着我们,只要后续资金到位,产业化步伐将大大加快。
我计划引进5家‘530’企业!嫁接效应点燃了传统民营企业家们新的创业激情,成为许多530企业和本土企业争相仿效的发展新模式。谈玉琴是滨湖区民营企业金鑫集团的董事长,在成功引进两个530项目后,她最近又提出计划再引进3个530项目。据了解,目前全区已有24家新老企业分别与12个新兴项目进行了联姻。一位滨湖区人士表示,传统民营企业之所以愿意与530企业结合,是因为这些民营企业转型的愿望非常迫切,530企业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转动人才魔方,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真正使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除了嫁接模式,滨湖区还通过创业导师帮助引进人才扎根成长。有着北方人性格的周萱,带着她的胚胎干细胞应用产业化生产项目来到无锡创业。缺乏创业经验的她急需一位指路的导师。不久前的一个偶然机会,她遇到了谈玉琴,并成为一对师徒和姐妹。周萱已经是谈玉琴的第三个530创业徒弟,此前她成功帮助海归博士林子怀、赵琪两位530项目人走上创业大道。谈玉琴表示,传统企业服务于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对自身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滨湖区去年在全市率先建立创业导师计划,从最初的15名导师对应15个530项目,到目前的207个530项目均配有导师指导的师徒队伍里,导师为徒弟排忧解难早已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从师徒成为兄弟的角色转换,也已蔚然成风。滨湖区表示,今后将为落户区内的每一个530企业配备一个创业导师。与此同时,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对接530项目,加快传统企业转型,使民营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站在前沿。
为帮助530人才创业项目尽快产业化,滨湖区破解瓶颈问题,创新投融资扶持机制,建立以政府资本为导向、民间资本为主体、多种渠道并存的风险投资体系,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组的引导扶持资金,三年内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将突破80亿元。同时,还将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免费提供给高层次人才居住,山水城、蠡园开发区等年内还将建成3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