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改变了唐人街的声音

11-30 阅读次数:
这不仅是巧合。一个国家100余年的时间变迁和半个多世纪的空间形态,相距短短4天,分别投射在另一个国家的两份重要报纸的版面上。

  这不仅是巧合。一个国家100余年的时间变迁和半个多世纪的空间形态,相距短短4天,分别投射在另一个国家的两份重要报纸的版面上。

  10月22日的《纽约时报》,描摹了唐人街的声音。10月18日的《洛杉矶时报》,分析了华人社区的书写。广东话和普通话,表征着时间的绵延与演进。繁体字和简体字,表征着空间的割裂与弥合。

  纽约的故事有一个落寞的引子。黄老伯,在曼哈顿唐人街狭窄、拥挤的街道上的嬉戏中长大,61年来一直生活于斯,劳作于斯。如今当他漫步街巷,却发现对这里同胞们说的话,自己能听懂的,连一半都不到。

  黄老伯说广东话,而他听到的一多半,已变成普通话。不管是在热闹的餐馆,还是肃穆的教堂,或是公园、街市、语言学校,唐人街的每一处都浸泡在这种变化当中。“普通话的崛起改变了唐人街的声音。”

  然而广东话是许多老辈人唯一的依靠,他们从没说过官话(普通话),也一直没学会街区以外的语言——英语。他们越来越孤立,也越来越孤独。几乎是 一种倔强的乐观在支撑着他们,继续优游于这里的街巷。这份感受与其说是威胁,毋宁说是伤感,“它可能是一种将死的语言了,我真不想这么说。”

  当然,黄老伯还可以勉强继续说广东话,毕竟他的朋友圈和唐人街的历史核心区还是习惯于这种语言。只不过,广东话,以及说广东话的人,不久就会变成这个多元语言文化社区的普通一分子。“说广东话的人们,再也不是时代的操盘手了。”

  甚至唐人街的心脏,也不得不面对普通话的挺进。莫特街是纽约唐人街核心区的一条街道。以往,这里的天主教教堂周日弥撒用的一直是广东话,但现在 有两场用的是普通话,只有一场是广东话的。随着大陆来的移民渐渐老去,“我们开始准备举行普通话主持的葬礼。”说广东话的牧师这样表示。

  过去100年里的大多数时候,纽约华侨中文学校提供的语言课几乎都是广东话。去年,广东话班和普通话班的数量基本持平。到了今年,普通话班是广 东话班的3倍。普通话班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说广东话的家庭。让孩子着眼未来而不是过去,被认为是更明智的选择,“以后找工作会更容易,普通话意味着更多的 机会。”这些父母们操着广东话说道。

  中华会馆作为唐人街好几代华人的重要组织,业务语言一直是广东话。现任主席是这个组织126年历史上第一个讲普通话的领导人。虽然为了主持会馆日常会议,他学了一点广东话,但他的发音经常让同事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唐人街是北美华人移民潮的一道刻痕。广东话曾是这道刻痕最重要的质感之一。而今,普通话代表着“未来的语言”。伤感不会少,但也不必放大,毕竟,“唐人街——它一直都在变化”。

  唐人街的故事似乎能对应中国国内的一些喧哗。早在2004年,动画片《猫和老鼠》各地方言配音版的热闹出笼和热烈讨论,堪称一次不大不小的全国性文化事件。有人见出活力,有人见出贫乏,有人见出地域认同,有人见出粗鄙心态……不一而足。

  今年初,一句“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刺激了沪上,也撩拨了全国。一时间,吾乡吾国的微妙张力演化为语词的刀光剑影,以及认知的枪林弹雨。

  方言的生命毕竟在故土。广东话在唐人街划出略带哀婉的孤独轨迹,而在中国,它和上海话、北京话、东北话、四川话、湖南话、山东话……一起构成渊源有自而又方生方成的文化景观。

  洛杉矶的故事则直奔辩论的主题。9年来,林先生的儿子一直在通过私人教师和语言学校学习中文,他学的是在中国大陆普遍使用的简体字。但15岁的 小林今年开始在洛杉矶的阿卡迪亚高中上中文课,学校只给他两个月的时间来适应从简体字到繁体字的转变。一旦这个过渡期结束,用简体字写作业和考试答题,不 论对错均被视为无效。“我觉得这没道理。”小林说,“我在被迫选择一种即将过时的文字。”

  毫无疑问,对于文化保守主义者来说,这样的表述是严重的冒犯。但在某种意义上,小林说出了真实存在的趋势。据全美中小学中文教师协会的统 计,1994年,在被抽样调查的139个设有中文选修课的学校中,只有17%选择简体字,40%都以繁体字为教学规范用字。但近10年来,随着大量中国内 地移民的涌入,情况发生了改变。洛杉矶的学校面临越来越强烈的要求采用简体字的呼声,许多学校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变。2007年,该协会再度统计,在调查的 263所学校中,将近一半教授简体字,仅有11%坚持使用繁体字,剩下则“二者兼有”。

  对此,协会负责人解释道:中国内地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最好多学点客户的语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阿卡迪亚高中开始引入中文教学,当时香港和台湾移民推动学校采用了繁体字教学。如今,这所学校正在研究引入简体字的可能性。“近年来,要求取消繁体字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实在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议题。”校方表示。

  有评论称:这场语言纷争是一场规模更大、充满政治意味的辩论的一部分。它部分源于在美华人移民构成的变化,及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影响力的上升。像阿卡迪亚高中这样的学校,已成为辩论的战场。

  曾任阿卡迪亚中文协会主席的李先生说:“在台湾人看来,这是一场危机。因为台湾人感到他们如此渺小,无论是军事还是人口,都无法跟中国大陆相比。但是,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可以坚守的,那只有文化和语言,字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围绕字体简繁,中国国内同样时不时飘落一地鸡毛。远的纠葛不论,就在今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全国用10年时间“废简复繁”。随后的反 应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支持方的理由,除了文化传承,另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海外华人圈都使用繁体字,恢复它有助于增强大中华的凝聚力——当时他们或许还不 知道洛杉矶发生的尴尬。

  其实,无论是大陆颇多有识之士提出的“识繁用简”,还是海外华人对简体字的日渐接纳,似乎都传递出某种消弭隔阂的善意与期盼。

推荐项目

留学项目推荐

更多+

推荐国际学校

北京新东方国际学校

北京新东方国际学校

北京东方红国际学校明德学院

北京东方红国际学校明德学院

最新招生简章

留学项目

  •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1+1硕士留学预科班

    北外的国际硕士预科课程受到英国顶尖高校的高度认可,解决硕士留学申请痛点、打造出一条崭新的升学通路;通过在北外国际硕士预科的一年学习:取得北外成绩,考取雅思分数,获得录取。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1+1硕士留学预科班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法国诺欧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于2006年9月经国家批准(文号:MOE11FR1A20060140N),属零售管理专业教育项目。  法国诺欧商学院(NEOMA Business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招生简章
  • 上海交通大学英美澳留学预科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全球成长力研修项目开设青藤计划、紫藤计划、金藤计划,提供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招生,“全球成长力”(GLOBAL GROWTH)旨在培养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高效学习工作、与人协作共建共享的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并成才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全国统一咨询电话400-043-5255。

    上海交通大学英美澳留学预科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对外经贸大学留学预科项目是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项目。信息学院IAC国际项目已经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知名高校输送3000余名优秀学生,专业涵盖商科、计算机、传媒、文学、工程、理学等多个领域,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海外大学的充分肯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2+2国际本科、3+2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项目
  • 四川大学英美澳加等多国留学项目

    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是由四川大学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2+2国际本科、3+2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是由四川大学官方主办,提供1+3/4留学预科、2+2国际本科、3+2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

    四川大学英美澳加等多国留学项目
  • 四川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科项目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世界名校精英预科项目为学生开设一年制、三年制的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效的选择出国方式,从而达到“量身定制”的留学计划...

    四川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科项目
  • 上海大学ACCA国际本科留学项目

    ACCA英国皇家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会计师组织,也是目前在中国认可程度最高的国际财经职业资质,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超过80余所高校开设了ACCA专业,有4.1万名学员正在学习ACCA,这些专业由于其毕业生就业率高,起薪优厚,在高考中的录取分数均在各招生专业中领先

    上海大学ACCA国际本科留学项目

咨询方式

400-043-525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邮箱:81962961@qq.com

官方微信→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06-2025. 人人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955号-3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间侵犯您的版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删除并诚恳的向您道歉。我们尊重您的版权,但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